形態(tài)特征為圓柏的變種。常綠灌木,達5.5m,樹冠呈圓錐形。樹皮淡褐色。小枝向上伸展,具刺葉和鱗葉,刺葉呈三葉輪生,葉面具淡藍色氣孔帶。針葉較粗,小葉金黃色,漸變?yōu)榈S色,至晚秋轉為綠色。樹皮紅褐色,具縱裂。4 月開花,雌雄異株。球果橢圓形,2年果實成熟,果實成熟時深褐色。種子橢圓形。
白皮松(學名:Pinus bungeanaZucc.)是松科,松屬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可達3米;有明顯的主干,枝較細長,斜展,塔形或傘形樹冠;冬芽紅褐色,卵圓形,無樹脂。葉背及腹面兩側均有氣孔線,先端尖,邊緣細鋸齒;葉鞘脫落。雄球花卵圓形或橢圓形,球果通常單生,成熟前淡綠色,熟時淡黃褐色,種子灰褐色,近倒卵圓形,赤褐色,4-5月開花,第二年10-11月球果成熟。
油松為喬木,高達25米,胸徑可達1米以上;樹皮灰褐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規(guī)則較厚的鱗狀塊片,裂縫及上部樹皮紅褐色;枝平展或向下斜展,老樹樹冠平頂,小枝較粗,褐黃色,無毛,幼時微被白粉;冬芽矩圓形,頂端尖,微具樹脂,芽鱗紅褐色,邊緣有絲狀缺裂。
針葉2針一束,深綠色,粗硬,長10-15厘米,徑約1.5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具氣孔線;橫切面半圓形,二型層皮下層,在層細胞下常有少數(shù)細胞形成第二層皮下層,樹脂道5-8個或更多,邊生,多數(shù)生于背面,腹面有1-2個,稀角部有1-2個中生樹脂道,葉鞘初呈淡褐色,后呈淡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