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至1966年左右,茅臺酒瓶用仁懷本地產(chǎn)的土陶瓶,制作成本低,缺點是容易跑酒、漏酒。
土陶瓶只有十幾年使用時間,加上年產(chǎn)量小、漏酒等問題,完好保存至今的土陶瓶茅臺少之又少。作為茅臺早的老酒,土陶瓶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和無與倫比的酒質(zhì)。
2011年嘉德拍賣會,一瓶1956年土陶瓶茅臺以184萬元成交,創(chuàng)下茅臺老酒價格新高。
1966年,貴州清鎮(zhèn)玻璃廠成功試制乳玻瓶,不僅有效解決漏酒問題,同時避光、避紫外線,有利于茅臺酒的儲藏。此后茅臺乳玻瓶沿用至今,成為茅臺典型的酒瓶。
乳玻瓶并非只有白色,一些紀念酒用不同顏色突出文化特性。比如:生肖酒的顏色與其生肖對應(yīng);九龍墨寶、盛世國藏為褐色,展現(xiàn)沉穩(wěn)與質(zhì)感;喜宴為紅色,代表吉祥與喜慶。
紫砂是介于陶器與瓷器間的陶瓷制品。年份酒、國慶50周年盛典、建國60周年紀念酒等,均為紫砂瓶。
2009年,為慶祝60華誕,茅臺推出“開國盛世”紀念酒。酒樽以“金鑲瓷”燒制,瓶身用24K黃金、手工描繪出高天祥云、紅日凌波和天安門圖案,極具藝術(shù)感。
2008年,為紀念中國首屆奧運會,茅臺推出“鳥巢特制”紀念酒。瓶身材質(zhì)為不銹鋼,造型仿鳥巢的鋼架結(jié)構(gòu),紀念意義極強。
為慶賀我國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中取得的成績,特推出“水立方”紀念酒(銀瓶)。瓶身以純銀打造,外觀設(shè)計源于水立方場館,造型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