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7月2日上午8時,勞力士(Rolex)商標正式注冊。首批勞力士表因它高超的技術質量而立即受到重視。一只小型勞力士表于1914年得到矯天文臺(Kew
Observatory)的A級證書,這是英國這一知名天文臺從未頒發(fā)過的評價。它的度得到了承認,這是世界性的大事,使手表在歐洲和美國頓時身價倍增。從此,勞力士的質量即代表了。
專家指出當自動機械手表的原動機構采取這些措施皆是為了防止在發(fā)條上緊之后,自動機構仍舊上條形成過載而損傷機件。發(fā)條上緊到一定程度出現打滑,既能保證發(fā)條應有的輸出力矩,又不妨礙自動機構持續(xù)不斷的工作。在未設手上條機構的自動手表中,可用表起子擂入大鋼輪螺釘的螺釘僧內,旋轉使發(fā)條上緊,如仍觀察和感覺。如何診斷自動機械手表常見故障在整修自動機械手表前應先判斷故障是出于自動機械表以前的機構,還是出于自動機械表本身,尤其是原動機構和自動構。在附有手上條機構的自動手表中,宜先通過手上條檢查原動機構的工作是否正常,在正向旋轉上條柄的過程中,若觀察到棘爪在大鋼輪輪齒上彈跳和感覺到伶炙是被逐圈上緊時,則表明原動機構基本是正常的。當發(fā)條被全部上緊后,盡管在條盒內發(fā)條出現打滑也屬于正常范圍,因為自動手表的發(fā)條不同于普通機構手表的發(fā)條,它在主發(fā)條外又附加了一段副發(fā)條,有些副發(fā)條有外鉤的其條盒輪內壁還開有圓弧僧,如上圖所示。
真假鑒別手表外觀可從外殼、表鏡、表盤和時分秒針等方面檢查。表殼應沒有砂眼和明顯劃痕,棱角對稱;后蓋與上殼的旋合處應嚴密;兩只表環(huán)各與表殼的距離相等,安裝耳璜的孔應該在表殼腳尾部的位置居中不偏,孔的深度適當,使表環(huán)不易脫落;表鏡應沒有疵點和劃痕,透明光亮;三針安裝正確,針與針、表鏡與表盤之間應有正確的間隙;表盤和指針鍍層光潔度好,沒有斑痕,表盤刻度線條或夜光點完整;把頭與表殼之間約有0.1-0.3mm的間隙。
Jaeger leCoultre 創(chuàng)造“吉尼斯紀錄”積家公司的前身是1883年由查而斯·安東尼·拉考脫所創(chuàng)立的制表公司,創(chuàng)始人是一位能工巧匠巧匠.他發(fā)明了能夠將測量的準確度到1/1000毫米的微米儀,使鐘表零件加工精度大大提高。在1851年倫頓舉辦的。1992年積家制造出創(chuàng)吉尼斯紀錄的微型機芯2令表(1令=2.256毫),震動了鐘表界。1953年,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戴的就是一只全白金的鑲嵌鉆石的積家2令表。二三十年代,積家公司為馬球運動員設計的防震,耐沖擊的翻轉表成了積家的一個招牌系列,長盛不衰。1982年積家公司研制開發(fā)的ATMOS鐘創(chuàng)造了積又一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