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假山假樹圖紙、模型及現場情況進行定位放樣。對實地進行勘查,復核標高及與周圍建筑的相互位置關系,確定施工范圍。
放樣開線挖土方澆混凝土墊層打基礎,預埋件埋置的地基都需要打樁固定。把角鋼預埋進澆筑的混凝土當中,預埋件的位置、間距如下:
1、假山:現澆板塊采用70×100×6的預埋件,間距1.5-2.5m埋置;框架柱身采用70×100×6的預埋件,間距2m埋置。
2、假樹:預埋件的間距、疏密根據水泥假樹的高度、尺寸布置。一般在假樹的中心、周圍埋置預埋件,水泥榕樹則還需埋置樹藤的預埋件。
水泥假山基礎、預埋件處理
(1)平板型預埋件尺寸較小,可將預埋件直接綁扎在主筋上,但在澆筑砼過程中,需隨時觀察其位置情況,以便出現問題后及時解決。
(2)角鋼預埋件也可以直接綁扎在主筋上,為了防止預埋件下的砼振搗不密實,應在固定前先在預埋件上鉆孔供砼施工時排氣。
(3)面積大的預埋件施工時,除用錨桿固定外,還要在其上部點焊適當規(guī)格角鋼,以防止預埋 件位移,必要時在錨板上鉆孔排氣。對于特大預埋件,須在錨板上鉆振搗孔用來振實砼,但鉆孔的位置及大小不能影響錨板的正常使用。
水泥假山塑面造型在塑體表面細致地刻劃自然石的質感、 色澤、 紋理和表層特征。 質感和色澤根據設計要求, 用石粉、色粉按適當比例配白水泥或普通水粉調成砂漿,按粗糙、平滑、拉毛等塑面手法處理。 紋理的塑造,一般來說,直紋為主、橫紋為輔的山石,較能表現峻峭、挺拔的姿勢。
在塑面水分未干透時進行,基本色調用顏料粉和水泥加水拌勻,逐層灑染。在石縫孔洞或 陰角部位略灑稍深的色調,待塑面九成干時,在凹陷處灑上少許綠、黑或白色等大小、疏密不同的斑點,以增強立體感和自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