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安放底面不平的山石,在找平面之上石底不平處墊以一塊控制平穩(wěn)傳遞重力的墊片,稱“剎”。剎要選用堅實的石料,將其打成不同大小的斧頭形插片,打剎一是要找準位置,用少量的剎石求得穩(wěn)定,二是盡量做到隱蔽。剎石不準采用風化、質軟、有裂紋的石料,也不宜采用上下兩塊疊摞。剎石之間不著力的空隙處也要適當用塊石填充。一般假山每2m左右為一個施工層。每層碼完應隨即進行補縫、填餡和灌漿,對砂漿和混凝土應注意養(yǎng)護,連續(xù)施工時,應待下層砂漿和混凝土強度達到70%以上后再進行。
拉底即在基礎上鋪置層的自然山石。拉底應用大塊平整山石,堅實、耐壓,不允許用風化過度的山石。拉底山石高度以一層大塊石為準,有形態(tài)的好面應朝外,注意錯縫(垂直與水平兩個方向均應照顧到)。每安裝一塊山石,即應將剎墊穩(wěn),然后填餡,如灌漿應先填石塊,如灌砼則應隨灌隨填石塊,山腳墊剎的外圍,應用砂漿或砼包嚴。北方多采用滿拉底石的作法。
英石:石灰?guī)r。色呈青灰、黑灰等,常夾有白色方解石條紋,產(chǎn)廣東英德一帶。因山水溶融風化,表面渦洞互套、褶皺繁密。
斧劈石:沉積巖。有淺灰、深灰、黑、土黃等色。產(chǎn)江蘇常州一帶。具豎線條的絲狀、條狀、片狀紋理,又稱劍石,外型挺拔有力,但易風化剝落。
在特定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下,應將抗污吸污、抗旱耐寒,耐貧瘠、抗病蟲害、耐粗放管理等作為植物選擇的標準。如在上海地區(qū)的園林綠化植物中,槭樹、馬尾松等生長狀況不良,不宜大面積種植;而水杉、池杉、落羽杉、女貞、廣玉蘭、棕櫚等適應性好、長勢優(yōu)良,可以作為綠化的主要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