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就幾個方面分析輕鋼別墅和磚混結構房屋的價格對比 。
一、基礎地基費用對比
輕鋼別墅因為所有材料都是輕質材料,本身自重輕,僅為磚混結構的1/5,因此可大幅度減低地基成本。雙層輕鋼結構房屋地面以下挖400mm-600mm深,地面以上設置240mm-300mm高的構造圈梁即可。在一些山地,丘陵,沙漠地區(qū),輕鋼結構房屋無需進行特殊的地基處理,同面積的輕鋼別墅基礎造價大約相當于磚混結構的二分之一。
輕鋼結構地基造價150元/㎡
200㎡X150元/㎡=3萬元。
傳統(tǒng)磚混結構地基造價300元/㎡
200㎡X300元/㎡=6萬元
即:按2002計算,傳統(tǒng)磚混結構地基需多花費3萬元。
二、使用面積對比
磚混房屋的使用面積比率一般在75%-85%左右。
而輕鋼結構房屋使用率高達90%-95%。
磚混結構,建筑實際使用面積按78%計算:
磚混實際使用面積S=200㎡X0.78=156㎡。
輕鋼實際使用面積S=200㎡X0.90=180㎡。
與磚混結構相比較可以多得24㎡使用面積,可以多出一間大客廳的使用面積,在地基費用不含的情況下,要得到相同使用面積至少多花費3.7萬元。
三、裝修對比
輕鋼別墅毛坯房的造價里,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主體結構、保溫材料,門窗,外墻裝飾,頂部造型、天溝落水系統(tǒng)及墻面防水,樓梯,內墻硅酸鈣板、水電布線等,也就是說,只需稍作墻面和地面的處理即可入住,沒有額外的增項和支出。相比于磚混結構價格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在二次裝修上,內墻無需再做平整拉毛等裝修工作,只需直接涮墻漆或貼墻布即可。地面部分也可直接鋪磚或地板,價格也基本上取決于所選的地磚或地板的材料。按二層戶型兩百平方建筑面積計算,直接節(jié)約的內墻拉毛平整費用約1.7萬。
四、施工工期、現場施工人工費用等對比
1.輕鋼結構房屋建筑施工工業(yè)化程度高,速度快,施工周期比磚混房屋縮短一半,兩個月時間可完成從結構到外裝,及內裝的建筑(300-400平米)。輕鋼結構房屋施工作業(yè)受天氣及季節(jié)影響較少,可以在各種氣候條件下進行,實現全年不間斷施工,并且減少現場運輸和吊裝的費用。
2.磚混施工工期增加,工人在現場工作的時間增長,每天都要付給一定的費用,因此相比磚混結構房屋而言,輕鋼別墅的人工造價成本明顯低了很多。
3.經濟學角度的成本是指放棄了的代價,放棄的東西越多,代價就越大,磚混結構建筑對于業(yè)主而言,長的施工周期,業(yè)主放棄的代價是工作、身體、其他營業(yè)收入?這些因周期長而隱含放棄的經濟效益也不容忽視。
輕鋼別墅業(yè)主建房花費:
成本200㎡X1588元/㎡=31.76萬元。
5000元/月*2個月*1人=1萬元,
而施工中,包含了材料費和運費、施工費,業(yè)主本人完全可以不需要待在家里監(jiān)管,誤工費幾乎為0元。
磚混結構、建房周期為8個月以上才可入住,建房期間花費:
成本200㎡X1200元/㎡=24萬元。
主人誤工費為5000元/月*8個月*1人=4萬元
后期維護成本外墻裝飾及保溫對比
輕鋼結構房屋10cm的墻體保溫效果相當于40cm厚磚混房屋的保溫效果。磚混房屋建造完,為了更好的美觀及保溫效果,往往要額外做外裝飾及外墻保溫,而輕鋼結構房屋一次性到位,不會涉及二次費用。使用成本:因輕鋼結構房屋保溫,隔熱性都優(yōu)于磚混房屋,后期在開空調及取暖等方面的費用會大幅度減少。輕鋼別墅交房使用后,取暖或制冷耗能也要比傳統(tǒng)房屋節(jié)約大概30%的能源,每年光冬季取暖冷氣這項,就能省下幾千塊錢。真正做到一次投入,終身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