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木類
在一年養(yǎng)護期間,喬木需一次性施用復合肥3千克株,孤植灌木2千克株,小區(qū)綠化養(yǎng)護密植灌木帶與片植花卉5千克米,結合松土除草施于穴盤內(nèi)根系分布的深度(約20-30厘米)。草坪于春、初夏、夏末、中秋分次分量施用復合肥8.5千克100米。
草地植被,在單位綠化中種植面積較大,種植于平地為廣場草坪,小區(qū)綠化養(yǎng)護種植在坡壁和山丘為草丘(草山)。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黃土裸露,綠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曠神怡。當前南方單位、學校綠化用的草種有臺灣草、大葉草、連地針葉草等。臺灣草生長速度快,葉色濃綠,葉片細嫩一致,遠近觀賞效果好,宜種植在樓前門坪和空曠地帶。大葉草耐旱耐瘠,葉片大,覆蓋好,遠視效果好,近看觀賞差。宜植于坡壁、山地、邊角地帶。連地針葉草,葉小莖硬,匍匐生長,耐旱耐瘠,耐踩踏,生命力特別強,但觀賞效果差,宜種于易踩踏地和坡瘠地。
修剪包括剝芽、去蘗、摘心摘芽、疏枝、短截、整型、更冠等內(nèi)容,修剪時應根據(jù)不同的植物類型選擇進行,按多疏少截的原則對喬灌木進行養(yǎng)護性修剪。如對大型喬木進行重度修剪或?qū)χ参锿庑透淖冞^大時,要及時通知甲方及監(jiān)理工程師,在其指導下進行修剪。色塊圖案整型修剪應外輪廓清晰、樹冠表面平整圓滑,不露空缺、枝干、捆扎物。喬木的修剪次數(shù)不少于1次/年,色塊灌木不少于4~6年/次。當草坪高度在10~12cm是應及時修剪,隨時保持草坪高度在6~8cm,且每年的修剪次數(shù)不能少于20次,使其具有良好的觀賞效果。
根據(jù)植物生長情況結合松土、澆水及時施肥,按“薄肥勤施”的原則多施發(fā)酵雞糞等有機肥,追肥時采用速校化肥。喬灌木每年施遲效基肥1次,追肥每年達到2次以上,草坪、花卉追肥達到4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