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是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的核心,也是主機箱內面積的一塊印刷電路板。主板的主要功能是傳輸各種電子信號,部分芯片也負責初步處理一些外圍數(shù)據(jù)。計算機主機中的各個部件都是通過主板來連接的,計算機在正常運行時對系統(tǒng)內存、存儲設備和其他I/O設備的操控都必須通過主板來完成。
ATX是市場上常見的主板結構,擴展插槽較多,PCI插槽數(shù)量在4-6個,大多數(shù)主板都采用此結構;Micro ATX又稱Mini ATX,是ATX結構的簡化版,就是常說的“小板”,擴展插槽較少,PCI插槽數(shù)量在3個或3個以下,多用于品牌機并配備小型機箱;而BTX則是英特爾制定的一代主板結構,但尚未流行便被放棄,繼續(xù)使用ATX。
在電路板下面,是錯落有致的電路布線;在上面,則為分工明確的各個部件:插槽、芯片、電阻、電容等。當主機加電時,電流會在瞬間通過CPU、南北橋芯片、內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接口以及主板邊緣的串口、并口、PS/2接口等。隨后,主板會根據(jù)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tǒng))來識別硬件,并進入操作系統(tǒng)發(fā)揮出支撐系統(tǒng)平臺工作的功能。
無跳線主板這是一種新型的主板,是對PnP主板的進一步改進。在這種主板上,連CPU的類型、工作電壓等都無須用跳線開關,均自動識別,只需用軟件略作調整即可。經(jīng)過Remark的CPU在這種主板上將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