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研磨由以下幾道工序組成:
①粗磨:要求磨具吃刀量深,磨削效率高,磨削的紋路粗,磨出的表面較粗糙,主要清除產品在前道工序中留有的鋸片痕跡并將產品的平整度,造型面磨削到位;
②半細磨:將粗磨痕跡清除,形成新的較細的紋路,產品加工面平整、順滑;
③細磨:細磨后的產品花紋、顆粒、顏色已清楚地顯示出來,表面細膩、光滑,開始有微弱的光澤度;
④精磨:加工后的產品,無肉眼察覺的痕跡。表面越來越光滑,光澤度約40~50度左右; ⑤拋光:表面明亮如鏡,具有一定的鏡面光澤度(95度以上)。
石材結晶粉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確保石材表面平整,這樣才能讓石材結晶粉發(fā)揮效果。
其次,濕磨工藝。作業(yè)人員將石材結晶粉加水后,按照1:6的比例調成泥漿狀,再使用石材晶面機將其研磨3-5分鐘,使用紅墊、白墊、納米墊等百潔墊配合進行,用清水輕拋洗凈、吸水機吸干,再使用纖維墊輕拋2-3分鐘以獲得更佳效果。
對光澤來說,芳香族,脂肪族差。此性質受固化溫度的影響,隨溫度升高,光澤變好。至于柔軟性,官能基間距離長的聚酰胺更優(yōu)良一些,而交聯(lián)密度高的芳香胺則差。耐熱性與柔軟性正好相反,而粘接性則與柔軟性一致。耐藥品性(耐酸性)受化學結構影響,芳香族比較優(yōu)良,脂肪胺和聚酰胺則易受化學藥品腐蝕。耐水性受官能基質量濃度的支配,官能基質量濃度低、疏水度高的聚酰胺類更耐水,而官能基質量濃度高的芳香族則差一些。
潮濕條件下進行低溫下固化;良好的薄膜性能(如表面光澤優(yōu)異);能夠防止胺的噴霜及水斑現(xiàn)象;良好的顏色穩(wěn)定性;具有很好的粘接性能和耐化學腐蝕性能;固化時間及貯放時間可選范圍較寬;用于熱固化時,具有良好的高溫表現(xiàn);具有很好的耐化學腐蝕性并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和機械性能。
拋光的過程有2個,即“干拋光與濕拋光”,拋光磨石在“干與濕”之間當石材產品發(fā)生物理化學作用,干拋光是在石材表面溫度升高使水分蒸發(fā),導致拋光磨石濃度增大,從而達到強化效果,產品光澤度開始達到了理想要求,光澤度達85度以上或更高。
拋光磨石在被加工產品上拋光,待拋光產品燙手后,將板面加水量水,以起到降溫作用,不允許連續(xù)加水或大量加水,否則,水的潤滑作用將會使拋光達不到理想效果,也不能全部使用干拋光,過高的溫度會燒壞板面,而且會使板面出現(xiàn)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