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回收黃金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文明史。幾千年前,當人們發(fā)現(xiàn)批天然金粒,黃金就被認為是貴重的材料。由于黃金具有美麗的色澤,非常穩(wěn)定的化學性質以及良好的機械性能、又是的保值物品,因此,黃金首飾在所有的首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黃金的消費項目是首飾制作。1970年,世界用于首飾制作的黃金達1062噸,約占當年世界黃金消費總量的77%以上。1978年全世界各行業(yè)的黃金加工量是1400噸,而首飾業(yè)就用了1000噸。在現(xiàn)代首飾中,黃金可以與不同金屬制成合金以便得到所需的各種色彩,如金黃色、水綠色、純白色、藍色等等。黃金在地殼中的自然儲量9萬噸,可開采儲量約4.2萬噸。2004年,世界黃金的開采量為2430噸, 其中,南非341噸,澳大利亞259噸,美國258噸,中國215噸,貝魯173噸。
20 世紀 70 年代末美國礦產局(USBM) 也采用了磁選、氣流分選、電分選和渦電流分選等冶金和礦物加工技術處理軍用電子廢棄物,但由于費用較高, 沒有獲得進一步的商業(yè)發(fā)展。 1984年美國成立專門機構回收廢舊計算機、 電子通訊器材等廢棄物,然后送到專門的生產廠家,從中提取貴金屬。 在美國政府的資助下, Adherent Technologies公司開發(fā)了三段回收技術, 電子廢棄物經過簡單的預處理,破碎回收鐵磁性物質后,進入三段反應器,在回收貴金屬的同時還處理利用了有機物, 該工藝已經實現(xiàn)工業(yè)化。
銀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與氧作用,長久暴露在空氣中,和空氣中的硫化氫化合,表面變成黑色,形成黑色的硫化銀。常溫下,鹵素能與銀緩慢地化合,生成鹵化銀。銀不與稀鹽酸、稀硫酸和堿發(fā)生反應,但能與氧化性較強的酸(濃硝酸和濃鹽酸)作用。
銀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毒性,但長期接觸銀金屬和銀化合物會導致銀質沉著癥。
銀焊條回收是一種以銀或銀基固深體的焊條,具有優(yōu)良的工藝性能,不高的溶點、 良好的潤濕性和填滿間隙的能力,并且強度高、塑性好,導電性和耐蝕性優(yōu)良,可以用 來釬焊除鋁、鎂及其他低熔點金屬以外的所有黑色和有色金屬,該產品廣 泛的應用于制 冷、燈飾、五金電器、儀器儀表、化工、航空航天等工業(yè)制造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