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溺水
首先要清除寶寶口腔中污物,檢查寶寶呼吸,如果寶寶還有呼吸,可讓寶寶側躺,方便水流出;如果寶寶情況嚴重要及時給寶寶實施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同時聯(lián)系急救,盡快送寶寶就醫(yī)。
4、墜落
年年都有寶寶從窗戶、走廊掉下去的事故發(fā)生。所以一定不能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不要讓寶寶到窗邊、回廊等易掉落的地方。
①如果是從床上掉下去。不要立即把孩子抱起來,先觀察十秒,如果寶寶沒有出血,四肢活動正常,立即向寶寶抱起來。如果寶寶出現(xiàn)出血,要先用按壓進行止血,如果寶寶出現(xiàn)四肢或者頸部活動障礙,要及時送寶寶去醫(yī)院就醫(yī)。
②如果寶寶是從高空墜落,有明顯損傷,家長不要妄動,及時撥打急救電話,送寶寶救治。
5、流鼻血
記得小時候沒少流鼻血,媽媽總是在時間要求揚起小臉,然后拿紙巾卷成一個卷塞到鼻孔里止血。其實這個兩個步驟除了塞紙有點作用外,仰頭一點用處都沒有,只會造成鼻血順著鼻腔流到咽喉部甚至肺部,引起堵塞、感染風險。
正確做法是采用按壓法進行止血,用手指按壓出血測鼻中膈方向5-10分鐘,一般可以進行止血。然后用冷毛巾冷敷或者清洗鼻子。也可用棉球堵塞的方法止血,只不過棉球的壓力小,沒有用手指按壓,效果來得快而已。
二是加大宣傳,動員社會力量。一方面持續(xù)加大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落實,鼓勵社會團體及個人捐助各醫(yī)院購買新生兒救護車;另一方面可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生兒救護車的購置運營,運用社會資本撐起新生兒救助的保護傘。
三是工作傾斜,打造救助聯(lián)合體。新生兒救助的技術主體是醫(yī)院,醫(yī)院應把培養(yǎng)引進兒科醫(yī)生、提升兒科醫(yī)療水平作為前提,夯實新生兒的救助基礎。在配備新生兒救護車后,要創(chuàng)新管理,達到“好馬配好鞍”,使其運行順暢,真正便民為民。
3、做好搬運準備 疏通搬運病人的通道。需要搬運病人時,如果是深夜電梯停運的樓房,應先與物業(yè)溝通好,讓他們打開電梯;若是走樓梯,則應盡量清理樓道,移除影響搬運的雜物,方便擔架快速通行;若是單位有大門時,應提前請門衛(wèi)打開大門。
4、采取初步急救 如果病人昏迷,應將病人就地放平,解開緊扣的衣領,使其頭偏向一側,出現(xiàn)嘔吐時,及時清理口鼻嘔吐物。如果病人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人工呼吸。如果病人疑似骨折,不要隨意挪動傷者,避免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