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
鈦白粉粒度分布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它嚴重影響鈦白粉顏料性能和產品應用性能,因此,對于遮蓋力和分散性的討論可直接從粒度分布上進行分析。
影響鈦白粉粒度分布的因素較為復雜,首先是水解原始粒徑的大小,通過控制和調節(jié)水解工藝條件,使原始粒徑在一定范圍內。
煅燒溫度,偏鈦酸在煅燒的過程中,粒子經歷一個晶型轉化期和成長期,控制適宜的溫度,使成長粒子在一定范圍內。后就是產品的粉碎,通常對雷蒙磨的改造和分析器轉速的調節(jié),控制粉碎質量,同時可以采用其它粉碎設備,例如:磨、氣流粉碎機和錘磨裝置。
二氧化鈦在自然界有三種結晶形態(tài):金紅石型、銳鈦型和板鈦型。板鈦型屬斜方晶系,是不穩(wěn)定的晶型,在650℃以上即轉化成金紅石型,因此在工業(yè)上沒有實用價值。銳鈦型在常溫下是穩(wěn)定的,但在高溫下要向金紅石型轉化。其轉化強度視制造方法及煅燒過程中是否加有抑制或促進劑等條件有關。
二氧化鈦的三種同分異構體中只有金紅石型穩(wěn)定,也只有金紅石型可通過熱轉換獲得。天然板鈦礦在650℃以上即轉換為金紅石型,銳鈦礦在915℃左右也能轉變呈金紅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