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后的砂漿層或混凝土構件,如經(jīng)常處于高溫酷熱條件下,會有強度損失,這是由于高溫條件下,水泥石中的氫氧化鈣會分解;另外,某些骨料在高溫條件下也會分解或體積膨脹。
對于長期處于較高溫度的場合,可以使用耐火磚對普通砂漿或混凝土進行隔離防護。遇到更高的溫度,應采用特制的耐熱混凝土澆筑,也可在混凝土中摻入一定數(shù)量的磨細耐熱材料。
另一個重要指標是水泥強度。水泥強度不穩(wěn)定(或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水泥強度未達到國標要求,即質(zhì)量不合格,針對這一情況,建議大家買正規(guī)廠家的水泥;另一個原因是保存不當或存放時間太長導致受潮結塊。由于受潮后的水泥表面水化結塊,從而喪失凝聚力導致強度下降,對于輕微結塊的水泥,強 度約降低10%—20%,這種水泥可用適當方式壓碎后降低標號使用。具有良好儲存條件的水泥也不宜儲存過久,因為水泥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產(chǎn)生緩慢水化和碳化作用。據(jù)統(tǒng)計,儲存三個月后的水泥其強度下降10%—20%,六個月后降低 15%—30%,一年后降低25%—40%。所以在購買水泥時一定要看清水泥的生產(chǎn)日期。
在拓展三、四級市場的問題上,廠商也是本著步步為營的策略,按照已有的渠道管理模式進行著。這樣的優(yōu)勢在于大品牌廠商制定了非常、宏觀的策略,可以保持一、二級市場與三、四級市場渠道策略的連貫性,更顯大廠商的大戰(zhàn)略。不過,對于三、四級市場來說,任何品牌,無論它在一、二級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如何,對于這個市場都是一樣的陌生。所以說,進入到一個新的市場時,新品牌也好,大品牌也罷,從市場的認知度上來說,它們基本同在一個起跑線上。
首先,三、四級市場本身的市場容量很有限,不適合多家經(jīng)銷商共存。倘若高估了市場容量,盲目增設多家經(jīng)銷商,也許在增加經(jīng)銷商的初,市場的走量確實可以有一點增多,但是在上升到了一個較高的數(shù)值之后,也許銷量的曲線會走平線或者往向下的趨勢走,這就違背了增設經(jīng)銷商的初衷了,而且為可怕的惡意殺價就有可能呈蔓延之勢不可控制了。這也與廠商“培養(yǎng)市場”的觀點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