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肥缺乏的甄別編輯
1、缺硼:
缺硼先看幼嫩尖,花而不實易常見。
植株易發(fā)白,頂芽生長易枯萎。
生長點下易萌生,植株分枝成叢狀。
新葉粗糙成淡綠,葉片皺縮變脆易。
柄莖粗短常開裂,水漬斑點環(huán)狀節(jié)。
2、缺鐵:
缺鐵先看枝頂心,葉脈葉肉要分清。
新葉缺綠黃白色,葉脈顏色仍顯綠。
不同植物有區(qū)別,雙單子葉要分開。
網紋花葉雙子葉,條紋花葉單子葉。
3、缺鋅:
節(jié)間短簇株矮小,葉長受阻出小葉。
新葉灰綠或黃白,細看脈間和中脈。
中脈附近先失綠,嚴重壞死成褐點。
4、缺鉬:
缺鉬癥狀兩類型,仔細分辨能認清。
一類脈間色變淡,葉片發(fā)黃出斑點。
邊緣焦枯向內卷,組織失水呈萎蔫。
先看老葉顯癥狀,再辨新葉仍正常。
十字花科不一樣,葉片扭曲螺旋狀。
5、缺錳:
幼葉葉肉變黃白,脈和脈近仍綠色。
脈紋清晰是癥狀,主脈較遠先發(fā)黃。
嚴重葉片褐細點,逐漸增大布葉面
生物肥料在中國生產,經歷了幾起幾落的發(fā)展過程,但從總體速度來看是較慢的。20世紀50年代大力推廣應用大豆、綠肥根際固氮菌。當時全國各地差不多每個縣都有菌肥廠。這個時期的生物肥料生產只求產量,不顧及質量,持續(xù)時間很短。
生物肥
生物肥
20世紀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全中國許多地方又恢復生物肥料生產和推廣肥料,大部分采用發(fā)酵生產。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質量有了提高,但后來許多地方用爐灰渣替代草炭作吸附劑,產品質量下降,農民就不愿意使用了。這兩個階段的生物肥料生產有一個共同點——產品沒有嚴格的質量監(jiān)督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生物肥料生產及應用由于其增產明顯,品質改善、特別是對環(huán)保的特殊作用,又呈上升趨勢,開始出現(xiàn)了固氮、解磷和解鉀生物肥料極其由此演變出來的各種名稱各異,千奇百態(tài)的生物肥料。
還不斷有新的企業(yè)投入生產,有新的產品出現(xiàn)。國外生物肥料生產技術和產品也開始擁入中國市場,中國生物肥料的生產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
一種好的生物肥料在有效活菌數(shù)、含水量、PH值、吸附劑顆粒細度、有機質含量、雜菌率以及有效保存期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根據中國NY227-94農業(yè)行業(yè)標準規(guī)定,液體生物肥料每毫升應含5億~15億個活的有效菌。固體生物肥每克含活的有效菌為1億~3億個,含水量20%~35%為宜,吸附劑細度在0.18毫米左右,吸附劑的細度越細吸附的有效菌就越多。PH5.5~7.5,雜菌率低于15%~20%,不含致病菌和寄生蟲,有效保存期不低于6個月。
中國政府針對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的研發(fā)、產品質量、推廣應用等方面非常重視,監(jiān)管方面實行生產許可制度并由農業(yè)部審核并發(fā)放,“北京世紀阿姆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為中國獲證企業(yè)。隨著生物肥料的發(fā)展,少數(shù)地方在生產生物肥料時出現(xiàn)了無生產許可證、生產工藝落后、用未通過鑒定的菌種進行生產、有效菌含量低、雜菌超標等現(xiàn)象。還有些廠家在生物肥料中加入不適量的化肥或其它添加劑,使肥料中化肥的氮、磷、鉀含量過高導致有效菌死亡,而失去生物肥的作用。因此在選用生物肥料時要注意產品質量,防止假冒偽劣產品,以避免給農業(yè)生產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正確、合理的使用方法是發(fā)揮生物肥料作用的重要保證,要根據不同作物和當?shù)氐耐寥罈l件等具體情況來選用不同的生物肥料。生物肥料常用于拌種、作基肥和追肥等,在使用方式上,生物肥可作葉面噴施,沾根等。總之,生物肥是發(fā)展起來的一類特殊肥料,農民朋友在應用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注意方法,使生物肥料在農業(yè)生產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提高產品品質、降低有害積累。
由于生物復合肥中的活化劑和保肥增效劑的雙重作用,可促進農作物中硝酸鹽的轉化,減少農產品硝酸鹽的積累。與施用化學肥料相比,可使產品中硝酸鹽含量降低20—30%,VC含量提高30—40%,可溶性糖可提高1—4度。產品口味好、保鮮時間長、耐儲存。
有效提高耕地肥力、改善土壤供肥環(huán)境。
生物肥中的活化菌所溢出的孢外多糖是土壤團粒結構的粘合劑,能夠疏松土壤,增強土壤團粒結構,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有機質,活化土壤中的潛在養(yǎng)分。
抑制土傳病害。
生物肥能促進作物根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改善作物根際生態(tài)環(huán)境。有益微生物和抗病因子的增加,還可明顯地降低土傳病害的侵染,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數(shù),連年施用可大大緩解連作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