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的附肢共19對,各部的附肢均由基肢、內(nèi)肢和外肢構(gòu)成,基本上為雙肢型。由于各對附肢的功能不同,其形狀與構(gòu)造各異.如口器附肢主要在于抱持和咀嚼食物,其基肢發(fā)達:胸部附肢為捕食及爬行器官,內(nèi)肢發(fā)達;腹部附肢功能在于游泳;其內(nèi)、外肢均發(fā)達。對蝦體節(jié)、附肢敷目、特點及功能表 [1] 。
對蝦可分定居型(如日本對蝦、寬溝對蝦、歐洲對蝦、渤海對蝦等)和洄游型(如中國對蝦、墨吉對蝦、長毛對蝦),前一類棲于沿岸淺海,白晝常潛入沙底內(nèi),不作大范圍的移動;后一類棲于河口沿岸混濁海域,常作大范圍的移動和洄游。對蝦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如多毛類、小型甲殼類和雙殼類軟體動物等,有時也捕浮游動物 [4] 。
蝦苗的選擇也是對蝦養(yǎng)殖成敗的關(guān)鍵之一。因此,必須慎重選用經(jīng)檢測、無攜帶病毒和有害的健康苗種。下面提供直觀的選擇方法供參考:
斑節(jié)對蝦(青蝦、角蝦)苗:必須選用1.1cm以上,個體大小均勻,體表干凈,體色正常,無附著物,游動活潑,能逆水游動,蝦體成一直線,游動時兩眼張開,不游動時兩眼和尾葉一會張開,一會閉合。
南美白對蝦(白蝦)苗:體長0.9-1.0cm以上,體色透明度高.個體差異不大.胃飽滿度好、食欲強、游動活潑、逆水游動力強、體表干凈、色澤一致、體宜、頭大身小 [7] 。
每個蝦池能在東西南北中各設(shè)置一個飼料觀察臺。飼料臺的設(shè)置有利于觀察對蝦的攝食情況及飼料的投放多寡。通過飼料臺的觀察可了解和掌握對蝦的胃飽滿度、飼料投放是多是少及對蝦糞便情況和對蝦的分布情況,以便決定下餐飼料投放是增還是減及某一部分的投放量。
增氧機的配套,一般每畝匹配1匹,放苗密度超過6萬尾的,應(yīng)每畝配1匹以上的增氧機。增氧機的匹配是采用葉輪式、潛水式和納米管三種機種配套,效果更佳。增設(shè)增氧機不但可避免對蝦缺氧浮頭,還可改善水環(huán)境,水況因子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