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長階段,觀賞草地以綠化為主,所以重在保綠。水分管理,翻開草莖,客土干而不白,濕而不漬,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濕為原則。施肥輕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兩頭多,每次剪草后畝用2-4斤尿素。旺長季節(jié),以控肥控水控制長速,否則剪草次數(shù)增加,養(yǎng)護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階段的工作重點,剪草次數(shù)多少和剪草質(zhì)量的好壞與草地退化和養(yǎng)護成本有關。剪草次數(shù)一年控制在8-10次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術(shù)要求:一是草高佳觀賞為6-10厘米,超過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時,會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狀,此時必剪。二是剪前準備,檢查剪草機動力要正常,草刀鋒利無缺損,同時檢凈草地細石雜物。三是剪草機操作,調(diào)整刀距,離地2-4厘米(旺長季節(jié)低剪,秋冬高剪),勻速推進,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時清凈草葉,并保濕施肥。
按設計和工藝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嚴格清除雜草種子和草根草莖,并填上純凈客土刮平壓實10厘米以上才能貼草皮。貼草皮有二種:一是全貼、二是稀貼。在養(yǎng)護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貼防漬,夏貼防曬,秋冬貼草防風保濕。一般貼草后一周內(nèi)早晚噴水一次,并檢查草皮是否壓實,要求草根緊貼客土。貼后二兩周內(nèi)每天傍晚噴水一次,二周后視季節(jié)和天氣情況一般二天噴水一次,以保濕為主。施肥植后一周開始到三個月內(nèi),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結(jié)合澆水噴施,前稀后濃,以后每月一次畝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長滿草高8-10厘米時,用剪草機剪草。除雜草,早則植后半月,遲則一月,雜草開始生長,要及時挖草除根,挖后壓實,以免影響主草生長。新植草地一般無病蟲,無需噴藥,為加速生長,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氫鉀結(jié)澆水噴施。
在進行草皮種植之前,需要種植人員對所選草地進行整治土壤工作,將土壤中的石塊挑選出來,注意檢查草地有沒有凹陷的地方,對那些不平整的地方要進行翻土從新填埋工作,這些都很重要。因為在撒種的時候,每一片地方都有固定數(shù)量的草種子,灑水經(jīng)過不平整的地方會沖走部分的種子,在草皮起草的時候,部分草皮容易造成過度堆積,或者草皮缺失的現(xiàn)象。
在鋪設草皮的時候可以在土地上訂上繩樁,繩樁之間用線來起來,就可以形成數(shù)量眾多的方格。將草皮一一種植進這些方格中,這樣就能夠很好的規(guī)劃處一片整齊的草皮。在所有草皮鋪設完成后,在草皮上放置一塊木板,然后工作人員就可以踩在木板上面,修剪草皮與草皮之間的縫隙了。
草坪草的生長發(fā)育需要各種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如氮、磷、鉀、鎂、鈣、硫、硼、錳、鋅、銅、鐵、鉬等。無論任何元素過多或不足或受土壤酸堿度影響不利于吸收,都會引起草坪草缺素癥或某種元素過多癥。像缺鉀癥,草葉發(fā)紅,老葉衰退,整株草生長緩慢,嚴重時草坪草就會死亡;像多氮癥,草色濃綠,莖稈粗大,節(jié)間變長,從而導致草坪草的抗性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