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樹,(學名:Rhus Typhina),為雙子葉植物綱、無患子目、漆樹科、鹽膚木屬落葉小喬木。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長圓形至披針形。直立圓錐花序頂生,果穗鮮紅色。果扁球形,有紅色刺毛,緊密聚生成火炬狀。果實9月成熟后經久不落,而且秋后樹葉會變紅,十分壯觀。原產歐美,常在開闊的沙土或礫質土上生長。
火炬樹播種火炬樹種子較小,種皮堅硬,其外部被紅色針刺毛。播前用堿水揉搓,去其種皮外紅色絨毛和種皮上的蠟質。然后用85℃熱水浸燙5分鐘,撈出后混濕沙埋藏,置于20℃室內催芽,視水分蒸發(fā)狀況適量灑水。20天露芽時即可播種。
每畝播種量7至10斤,行距35厘米。將種子撒入溝深2厘米的溝內,再覆細土,做成小埂,以利保墑。要適當噴水,保持土壤濕潤。20天后基本出齊。當年苗高80厘米,地徑1至1.5厘米。
根插
火炬樹側根多,且水平延伸。每年苗木出圃時,選擇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側根,剪成20厘米長的根段,按根的極性,頂部向上,莖部向下,40×30厘米的株距,直插在整好的圃地上。
插后根段頂部覆2至4厘米薄土,經常噴水保持濕潤。一般是先發(fā)不定芽,破土長出新枝,然后生根成活。當年苗高1米以上。
小喬木狀修剪方法:
(1)選擇長勢健壯、干性強的幼苗,將其側枝全部疏除,只保留主干。秋末對主干進行短截,翌年在剪口下選擇一個長勢健壯的新枝作主干延長枝,其余新生枝條全部疏除。
(2)生長過程中及時將主干延長枝上的側枝疏除,秋末再按頭年方法對主干進行短截,翌年春天按第二年的方法選留壯枝作主干延長枝。
(3)待主干長至一定高度時可開始培養(yǎng)主枝,方法是對枝頂進行短截后,選留三四個長勢健壯、分布均勻的枝作主枝,主枝長到一定長度后,對其進行摘心,促生側枝。
(4)秋末對側枝進行短截,促生二級側枝。這樣基本樹形就形成了爾后的養(yǎng)護中只需將冗雜枝、干枯枝、下垂枝、干枯枝及時修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