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街頭,雙言雙語是常態(tài)。如果你不主動跟別人說粵語,對方一般不會首先使用粵語跟你交流。即使他們跟你說粵語,一聽到你用普通話回復,也會自動切換到普通話頻道。
廣東是中國漢語地區(qū)少有實行雙語制的省份,盡管全國各地都有方言,但只有廣東主流電視臺、電臺以粵語為主。一項調(diào)查資料顯示,82.86%的廣府人、39.18%的客家人和38.18%的潮汕人認為各自民系的方言較其他方言更好聽,表明了廣府人對自己語言的強烈熱愛。
坊間還一直流傳這樣一種說法,當年民國建立之初,粵語一票之差成為國語。對廣州人來說,粵語不是方言,而是正宗漢語。它不是粵人古語,而是中原夏朝官話?;浾Z在演化過程中,吸收了百越語言成分,但它的主要來源和特點,還是古代中原一帶的“雅言”。
粵語在語音方面保留了多古漢語發(fā)音,聲調(diào)方面則保留了古漢語平上去入之外,還衍生出一個中入調(diào),一共有九個聲調(diào),是古漢語入聲保留完整的語言。大學讀中文系的粵籍同學,考古代漢語的“平仄”部分簡直身輕如燕,答案呼之欲出,語感中的自動分辨能力堪比“”。
高曉松在《大城曉聚》中提到一個哈佛教授朋友,研究杜甫的,會講漢唐古音。這位美國人到香港坐出租車,說普通話和英文司機都聽不懂,后急了就用漢唐古音跟香港司機講話,結(jié)果兩人完全交流無障礙。
所以,用粵語念古典詩特別好聽,廣州人自幼讀詩背詩都用粵語,普通話里押不上的韻,在粵語里全能押上。
對粵語熾熱的積極情感,還反映在行為上:
八成以上廣州人較常使用粵語文字,就算在“乜都要快”的時代,也不惜為了準確表達自己而拖慢一點輸入速度;
公司飯局轉(zhuǎn)戰(zhàn)KTV,總有一個廣東人執(zhí)著地點幾首粵語老歌,就算在場沒幾個人聽得懂,自己也要唱爽了才心滿意足;
很多新興網(wǎng)紅食肆或咖啡館,愛用粵語文字作招牌或品名,謂之“粵潮”,味道至上的廣州人,通常也愿意買賬。
總之,在粵語文化不再風光如昨的今天,粵語依然為廣東人提供文化上的認同感和精神上的歸屬感?;浾Z,就是廣東人的鄉(xiāng)愁。
洛德教育小語種系列: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韓語,日語,高考日語,俄語,阿拉伯語,越南語,泰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等;
洛德教育漢語系列:對外漢語,粵語;
考試輔導:TOPIK,DELD,TCF,TEF,德福,A-LEVEL,iGCSE,高考日語沖刺等;
洛德教育出國英語培訓系列課程:雅思,托福,美國高考SAT和ACT,移民英語和出國英語準備班等。
咨詢課程:16
美的人,都在洛德打卡學外語,你還在等什么呢?
禪城校區(qū):禪城區(qū)季華五路24號京禪大廈12樓(東健世紀廣場旁/興業(yè)銀行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