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舍建造的基本要求
(1)地面 地面是羊運動、采食和排泄的地方,按建筑材料不同有土、磚、水泥和木質地面等。土地面造價低廉,但遇水易變爛,只適合于干燥地區(qū)。磚地面和水泥地面較硬,對羊蹄發(fā)育不利,但便于清掃,應用普遍。木質地面較好,但成本較高。
(2)羊床 羊床是羊躺臥和休息的地方,要求潔凈、干燥、便于清掃,可用木條或竹片制作,木條寬3.2厘米、厚3.6厘米,縫隙寬要略小于羊蹄的寬度,以免羊蹄漏下折斷羊腿。羊床大小可根據(jù)圈舍面積和羊的數(shù)量而定。商品漏縫地板是一種新型畜床材料,在國外已普遍采用,但目前價格較貴。
(3)墻體 墻體對畜舍的保溫與隔熱起著重要作用,一般多采用土、磚和石等材料。近年來建筑材料科學發(fā)展很快,許多新型建筑材料如金屬鋁板、鋼構件和隔熱材料等,已經用于各樣畜舍建筑中。用這些材料建造的畜舍,不但外形美觀,性能好,而且造價也不比傳統(tǒng)的磚瓦結構建筑高多少,是未來大型集約化羊場建筑的發(fā)展方向。
(4)屋頂和天棚 屋頂應具備雨和保溫隔熱功能。擋雨層可用陶瓦、石棉瓦、金屬板和油氈等制作。在擋雨層的下面,應鋪設保溫隔熱材料,常用的有玻璃絲、泡沫板和聚氨酯等保溫材料。
(5)運動場 單列式羊舍應坐北朝南排列,所以運動場應設在羊舍的南面;雙列式羊舍應南北向排列,運動場設在羊舍的東西兩側,以利于采光。運動場地面應低于羊舍地面,并向外稍有傾斜,便于排水和保持干燥。
根據(jù)農區(qū)和牧區(qū)的飼養(yǎng)條件,對母羊的飼養(yǎng)可采取不同的飼養(yǎng)方式。在廣大農區(qū),應采用以補飼為主、以放牧為輔的飼養(yǎng)方式。日糧配合要按精、粗、青比例配合,一般加工成粉料,飼喂時可調制成濕料,料水比例以用手捏而不出水滴為宜。其營養(yǎng)標準以風干物計算:空懷母羊和妊娠前期母羊每天應喂給含可消化粗蛋白60~105克、食鹽8~12克、鈣2.5~4.5克、磷1.8~3.0克、胡蘿卜素10~15毫克的飼料0.95~1.4千克。妊娠后期母羊,每只每天應喂給克消化粗蛋白95~210克、食鹽10~15克、鈣6.5~9.6克、磷3.2~5.8克、胡蘿卜素15~20毫克的飼料1.0~2.1千克,其飼喂量應根據(jù)母羊的體重大小適當調整。在廣大牧區(qū),應采用以放牧為主、以補飼為輔的飼養(yǎng)方式,白天有一半的時間出牧,早晚和夜間舍飼,其補飼量為上述的一半為宜。
繁殖季節(jié)
湖羊的繁殖季節(jié)一般按排在春季4-5月配種,秋季9-10月產羔,一年一胎。但一部分羊也可適當調整繁殖季節(jié),按排在9-11月配種,次年2-4月產羔,以實現(xiàn)“一年二胎或二年三胎”。但秋配春產的羊不宜留種,只準用于肉羊生產。
湖羊種母羊分娩期注意事項
湖羊種母羊妊娠期為146—161天,平均為152天。湖羊種母羊在預產期前7天,應進入產羔房內的產羔欄,并有專人負責值班,做好接產準備。產后三天,湖羊種母羊和湖羊小羊羔進入2平方米的母仔欄飼養(yǎng)。那么在分娩前后應該注意哪些呢?
1、分娩前應給湖羊母羊洗凈乳房,擠掉乳塞,擦凈后軀,對乳房和后軀進行。
2、提倡空腹分娩,分娩前和分娩結束后,可給湖羊母羊麩皮鹽湯,并添加少許紅糖。
3、接產員應進行技術培訓,知道分娩時湖羊小羊羔的胎向、胎姿、胎位,知道助產的手法,懂得假死小羊羔的救護。
4、湖羊母羊分娩時陣縮15min左右發(fā)生一次,每次約20s,胎兒娩出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3h,胎衣應在胎兒產出后2—3小時內娩出,如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報告技術員。如胎衣不下,應立即注射地卡特隆10ml,并在子宮內墊塞土霉素或環(huán)丙沙星1—1.5G,防制子宮內膜炎。惡露多的要進行子宮沖洗1—5次,必須將子宮炎消滅在哺乳期。
5、防止乳房炎和母羊缺乳癥,要及時處理和。
6、做好秤重、打號、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