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雕指在青磚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圖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制作工藝與核心點是在于用金磚等級的成品青磚進行表面深度雕刻,這是我國幾百年來傳統(tǒng)意義上真正的磚雕,傳統(tǒng)磚雕精致細膩、氣韻生動、極富書卷氣等特點。
磚雕大多作為建筑構件或大門、照壁、墻面的裝飾。由于青磚在選料、成型、燒成等工序上,質量要求較嚴,所以堅實而細膩,適宜雕刻。在藝術上,磚雕遠近均可觀賞,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題材上,磚雕以龍鳳呈祥、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三陽開泰、郭子儀作壽、麒麟送子、獅子滾繡球、松柏、蘭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鯉魚、福祿壽禧文字等寓意吉祥和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內容為主。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陰刻(刻劃輪廓,如同繪畫中的勾勒)、壓地隱起的淺浮雕、深浮雕、圓雕、鏤雕、減地平雕(陰線刻劃形象輪廓,并在形象輪廓以外的空地鑿低鏟平)等(見雕塑工藝品)。民間磚雕從實用和觀賞的角度出發(fā),形象簡練,風格渾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纖細,以保持建筑構件的堅固,能經受日曬和雨淋。
磚雕主要流派有 :1、北京磚雕;2、天津磚雕;3、山西磚雕;4、徽州磚雕;5、蘇派磚雕(蘇州磚雕);6、廣東磚雕;7、臨夏磚雕(河州磚雕)8、陜西磚雕 9、其他地區(qū)的磚雕
清徐磚雕歷史悠久,載負著各個時代不同的文化傳承,也留下了不同的時代烙印。在清徐境內都溝新石器遺址、馬峪谷文化遺址中,相繼出土了大量灰陶、黑陶和彩陶。經專家鑒定,這些陶器概屬仰韶文化,說明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已經掌握制陶燒磚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