鉬及鉬基合金 它們用量約占世界鉬總耗量的6%。鉬熔點、沸點高,高溫強度好,抗摩耐腐蝕,熱傳導率大,熱膨脹系數小,淬透性好等優(yōu)點,使它在宇航、兵器、電子、化工等領域廣泛應用 回收衛(wèi)星重返大氣層時,必須克服熱氣流沖刷。因此要求能承受振動、沖擊、真空、輻射和溫度交變的環(huán)境,鉬基合金常用來制作衛(wèi)星回收艙穩(wěn)定裙的蒙皮。TZM鉬合金還用于制作宇宙火箭或航天飛機的固體燃料火箭發(fā)動機的噴管,火箭的鼻錐、飛行器的前緣、方向舵,防熱屏、蜂窩結構等
在金屬鎢粉制取方面,在20世紀70年代,先進的藍鎢氫還原法取代了黃鎢氫還原法,到20世紀末,紫鎢氫還原法又進一步取代了藍鎢氫還原法,使產出鎢粉的物理性能控制達到更先進的水平,進一步提高了鎢粉的質量。
與此同時,多種處理鎢冶金二次資源技術的研發(fā)成功,使鎢二次資源的利用不論是在技術水平上還是回收利用率上都大幅度提高。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鎢資源作為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是全世界重要的資源,必須合理循環(huán)的利用。
由于鉬易于氧化,脆性大,鉬冶煉和加工水平有限,鉬一直不能進行機械加工,因而無法大規(guī)模應用到工業(yè)生產中,所用的也僅僅是一些鉬化合物。1891年,法國的斯奈德Schneider公司率先將鉬作為合金元素生產了含鉬裝甲板,發(fā)現其性能優(yōu)越,而且鉬的密度僅是鎢的一半,鉬逐漸取代鎢成為鋼的合金元素,從而拉開了鉬工業(yè)應用的序幕。
對回收的碳化鎢而言,有完整的結晶外形,基本上是由完整的單顆粒組成,形狀多為棱角圓滑的三角形和長條形…且顆粒比較均勻。對原生的碳化鎢而言,多為不規(guī)則的大顆粒聚集團粒,晶粒之間的界面不清晰,且無完整的結晶外形。由此得知,廢殘硬質合金中的碳化鎢晶粒,經過電解分離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其結構更加完整(因為經過燒結過程中的溶解-析出作用過程),內部缺陷亦較少。這一特征,無疑有益于制取性能優(yōu)良的礦用硬質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