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液晶拼接屏的發(fā)展,已經(jīng)走過了三個階段,同時,硬件融合技術是通過光學的遮光處理來融合圖像,純軟件融合技術是通過電子線路處理來完成圖像的融合,軟硬件融合技術是指既有光學遮光融合處理,又有電子融合處理。
由于硬件融合能較好地處理融合圖像的黑平衡,而軟件融合能較好處理圖像的白平衡,這兩者相結合的軟硬件融合技術就能夠比較完美地實現(xiàn)融合部分色彩圖像的真實再現(xiàn)。
從拼接效果上來說,液晶拼接技術也經(jīng)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硬邊拼接、重疊拼接和軟邊融合拼接。
液晶除了有黏性的反應外,還具有彈性的反應,它們都是對于外加的力量,呈現(xiàn)了方向性的效果。也因此光線射入液晶物質中,必然會按照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行進,產(chǎn)生了自然的偏轉現(xiàn)像。至于液晶分子中的電子結構,都具備著很強的電子共軛運動能力,所以當液晶分子受到外加電場的作用,便很容易的被極化產(chǎn)生感應偶極性(induced dipolar),這也是液晶分子之間互相作用力量的來源。而一般電子產(chǎn)品中所用的液晶顯示器,就是是利用液晶的光電效應,藉由外部的電壓控制,再透過液晶分子的折射特性,以及對光線的旋轉能力來獲得亮暗情況(或著稱為可視光學的對比),進而達到顯像的目的。
屏幕能顯示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兩塊平行板之間填充液晶材料,通過電壓來改變液晶材料內部分子的排列狀況,以達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來顯示深淺不一,錯落有致的圖象,而且只要在兩塊平板間再加上三元色的濾光層,就可實現(xiàn)顯示彩色圖象。
認識了它的結構和原理,了解了它的技術和工藝特點,才能在選購時有的放矢,在應用和維護時更加科學合理。液晶是一種有機復合物,由長棒狀的分子構成。在自然狀態(tài)下,這些棒狀分子的長軸大致平行。
LCD個特點是必須將液晶灌入兩個列有細槽的平面之間才能正常工作。這兩個平面上的槽互相垂直(90度相交),也就是說,若一個平面上的分子南北向排列,則另一平面上的分子東西向排列,而位于兩個平面之間的分子被強迫進入一種90度扭轉的狀態(tài)。由于光線順著分子的排列方向傳播,所以光線經(jīng)過液晶時也被扭轉90度。但當液晶上加一個電壓時,分子便會重新垂直排列,使光線能直射出去,而不發(fā)生任何扭轉。
液晶顯示屏是利用液狀晶體在電壓的作用下發(fā)生偏轉的原理設計制造的。由于組成屏幕的液狀晶體在同一點上可以顯示紅、綠、藍三基色,或者說液晶的一個點是由三個點疊加起來的,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通過電壓來刺激這些液狀晶體就可以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不同比例的搭配可以呈現(xiàn)出千變萬化的色彩。液晶本身是不發(fā)光的,它靠背光管來發(fā)光,因此液晶屏的水平取決于背光管。由于液晶采用點成像的原因,因此屏幕里面構成的點越多,成像效果越精細,縱橫的點數(shù)就決定了液晶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