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桌椅的透氣性:
它主要是擴大桌椅受撞擊時的可保護范圍,要安裝到防護套套體上,不要在桌椅本身的防護套開口處附近安裝通氣裝置。一般均可以戴于任何頭型上,但必須注意桌椅的透氣性及尺寸大小。桌椅租賃時的尺寸應盡量選擇那種搖頭桌椅不會動、頻繁摘下戴上時也不會過多磨損桌椅底邊防護套的合適桌椅。
座位過高,則不能使體重正確地壓在臀部,而使大腿肌肉受壓,而且上、下腿和背部肌肉都會緊張。 座高過低,則會使背部肌肉緊張,久而久之會產(chǎn)生背痛。 因此,座高一般不宜超過小腿高(約為身高的1/4),按中國人的標準,可取為380—450mm 座深應使臀部得到全部的支撐,同時,要求座面的前沿不過分伸出,以防止擠壓小腿,而且座面前沿應離開小腿一定的距離,以保證小腿的靈活性。
與圓桌席次的安排原理是同出一轍,但要注意,不要把賓客排在桌端。如果有譯員,自然也安排在或第二主人的右側(cè),與主人席間隔一席,以便主客交談。也有譯員不上席的,為便于主客交談,可安排其坐在主人和主賓的背后。但其余席次仍按來賓與陪客的身分高低,以先右后左的順序依次排列活動用家具。
不論是中式宴會還是西式宴會,不論是二桌還是十桌、百桌,桌次排定的大致原則基本相同,即主桌排定以后,其余桌次的高低以離主桌位的遠近而定,離主桌越近的桌次越高,離主桌越遠的桌次越低,平行桌以右桌為高,左桌為低。
桌次排定以后、最重要的是排定每一桌上就餐人員的席次,這項工作既復雜,禮儀要求又十分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