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jié)燃燒機”的結構和應用
小學三、四年級自然常識教材中有“火”這方面的知識,通過教學要求學生初步了解火焰的組成和它的特點、燃燒與空氣的關系。三、四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他們渴望了解火,但又有些怕火。在教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多實驗,既能滿足他們的興趣,又能加深他們對課文知識的領會和理解。為此,我們以日常生活中煤爐的基本結構和原理為依據,選用玻璃漏:斗、硬板紙和蠟燭這些簡便的材料設計了
“可調節(jié)燃燒機,,作為學具,在教學中供學生應用。
..“可調節(jié)燃燒機”的結構比較簡單。外殼是由外套和和底座組成。外套的上半部分是倒放的玻璃漏斗,在實驗時可透過玻璃漏斗觀察火焰變化的情況。外套下半部分和底座壁各有孔,作為進氣口。外套套著底座,并可以左右轉動,用以改變進氣口的大小,起到調節(jié)進氣量多少的作用。燃燒機里面是內芯和蠟燭。內芯的作用是是固定蠟燭和改變燃燒室空間的大小。外套下半部分、底座和內芯都用硬板紙做成
(1)結合課本第5冊第3課內容,可以對火焰的結構和特點進行觀察和實驗。由于蠟燭的火焰受到燃燒機的保護,從而減少了外舁各種氣流對火焰的影響,所以火焰比較穩(wěn)定,便于學生觀察和實驗。實驗時把進氣口調到。
(2)結合課本第7冊第13、16課內容,進行火焰燃燒時間的長短與空氣的多少之間關系的實驗。實驗方法有兩個。實驗之一:將燃燒機的內芯以正、倒兩種不同放法做對比實驗。當內芯在燃燒機里正放時,燒燒室的空間小,空氣則少,蠟燭火焰燃燒的時間就短,當內芯在燃燒機里倒放時,燃燒室的空間就增大,空氣量也多,蠟燭火焰燃燒的時間就長。在實驗時應把燃燒機的進氣口調節(jié)到關閉。實驗之二;是實驗之一的延伸。當實驗之一傲到火焰越來越小,即將熄滅時,把進氣口開大又馬上關閉,讓空氣補充進去一些,小火焰會大起來,再一點一點變小,火焰燃燒的時間比不補充空氣燃燒的時間要長些。以上兩個實驗充分證實了:空氣多,燃燒時間就長;空氣少,燃燒時間就短。
生物質燃燒機,
生物質氣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