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guī)法
常規(guī)法脫蠟即單靠冷凍結晶,然后用機械方法分離油、蠟而不加任何輔助劑和輔助手段的脫蠟方法。分離時采用加壓過濾、真空過濾和離心分離等設備。此法簡單的是一次結晶、過濾法。例如將脫臭后的米糠油(溫度在 50℃以上)移入有冷卻裝置的貯罐,慢速攪拌,在常壓下充分冷至25℃。整個冷卻結晶時間為48hr,然后過濾分離油、蠟。過濾壓強維持在 0.3 – 0.35MPa,過濾后要及時用壓縮空氣吹出蠟中夾帶的油脂。
由于脫蠟溫度低、黏度大,分離比較困難,所以對米糠油這種含蠟量較高的油脂,通常采用兩次結晶過濾法,即將脫臭油在冷卻罐中充分冷至30℃,冷卻結晶時間為24hr,用濾油機進行次過濾,以除去大部分蠟質,過濾機壓強不超過0. 35MPa。濾出的油進入第二個冷卻罐中,繼續(xù)通入低溫冷水,使油溫降至25℃以下,24hr后,再進行第二次過濾,濾出的油即為脫蠟油。經兩次過濾后,油中蠟含量(以丙酮不溶物表示)在 0.03%以下。有的企業(yè)采用布袋過濾也能取得良好的脫蠟效果,但布袋過濾的速率慢,勞動強度也較大。
脫 臭
各種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風味和滋味,經脫酸,脫色處理的油脂中還會有微量的醛類、酮類、烴類、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殘留溶劑的氣味等,除去這些不良氣味的工序稱脫臭。
脫臭方法
脫臭的方法有真空汽提法、氣體吹入法、加氫法等。常用的是真空汽提法,即采用高真空、高溫結合直接蒸汽汽提等措施將油中的氣體成分蒸餾除去。
脫臭機理
脫臭的機理是基于相同條件下,臭味小分子組分的蒸汽壓遠大于甘三酯的蒸汽壓,即臭味物質更容易揮發(fā)。因此應用水蒸氣蒸餾的原理進行汽提脫臭。水蒸氣蒸餾脫臭的原理,系水蒸氣通過含有臭味組分的油脂時,汽-液表面相接觸,水蒸氣被揮發(fā)的臭味組分所飽和,并按其分壓的比率逸出,從而達到了脫除臭味組分的目的。
連續(xù)性煉油設備的節(jié)能。 在煉油工業(yè)中,蒸汽的用途廣泛分布在各種工藝中。提高蒸汽設備的效率可以直接降低整體能耗。冷凝水回收技術及其熱量也是連續(xù)性煉油設備蒸汽系統節(jié)能優(yōu)化的重要方面。
蒸汽動力系統的節(jié)能優(yōu)化,包括兩個方面:綜合設計節(jié)能和運行調整和節(jié)能。 綜合設計節(jié)能的主要方法有夾點分析法,數學規(guī)劃法和三步法。 主要的能源集成方法是聯合熱電聯產,采用燃氣輪機,鍋爐和工業(yè)加熱爐的熱電聯產技術。
操作調整和節(jié)能主要基于基于數學編程和各種智能搜索算法的調度技術。 目前,蒸汽動力系統節(jié)能優(yōu)化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多箱多循環(huán)運行調度技術,考慮管網運輸的運行優(yōu)化技術,優(yōu)化設計和運行集成建模優(yōu)化技術。
廢機油煉油設備在煉制含硫量大于05%、酸值大于05mgKOH/g的原油時,其高溫部位受到S、H2S和環(huán)烷酸的強烈腐蝕。在沖刷作用下,油流轉彎處的腐蝕尤為嚴重,往往造成設備過早失效。針對這種情況,分析了高溫沖刷腐蝕的原因,并提出防護措施。
(1)減輕高溫硫和酸的腐蝕,采取高、低含酸油混合煉,使原油酸值降到05mgKOH/g以下;
(2)減小油流的沖刷作用,在設計上要保證流體路徑呈流線形,減小拐彎、變徑和變向,保持表面平滑少死角,限度減少渦流;
(3)焊接管線用氬弧焊打底,減少焊疤;
(4)采用耐蝕材料。
廢機油煉油設備在進行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操作使用方法,例如這種設備在進行高溫狀態(tài)下的使用時,需要注意很多問題,才能保證設備外表不受強酸的腐蝕,保證設備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