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數(shù)字表示外護層構成,有二位數(shù)字。無數(shù)字代表無鎧裝層,無外被層。位數(shù)字表示鎧裝,第二位數(shù)字表示外被,如粗鋼絲鎧裝纖維外被表示為41。
電纜型號按電纜結構的排列一般依次序為:絕緣材料;導體材料;內護層;外護層。
電纜產品用型號、額定電壓和規(guī)格表示。其方法是在型號后再加上說明額定電壓、芯數(shù)和標稱截面積。
電線電纜作為電力傳輸?shù)闹饕d體,廣泛應用于電器裝備、照明線路、家用電器等方面,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及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在市場上有很多電線品種,要根據(jù)自己的用電負荷來采用合適的電線。
市場上賣的電線有的便宜有的比較貴,有的人往往會先比較便宜的,可是,便宜的電線,往往有很多達不到他說明的那樣的性能,就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隱患。電線的生產技術含量不是太高,原材料也沒有太大的差別,要是便宜的太多,要么就是偷工減料,要么就是數(shù)量不給夠。
電力電纜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1879年,美國發(fā)明家T.A.愛迪生在銅棒上包繞黃麻并將其穿入鐵管內,然后填充瀝青混合物制成電纜。他將此電纜敷設于紐約,開創(chuàng)了地下輸電。次年,英國人卡倫德發(fā)明瀝青浸漬紙絕緣電力電纜。1889年,英國人S.Z.費蘭梯在倫敦與德特福德之間敷設了10千伏油浸紙絕緣電纜。1908年,英國建成20千伏電纜網(wǎng)。電力電纜得到越來越廣的應用。1911年,德國敷設成60千伏高壓電纜,開始了高壓電纜的發(fā)展。1913年,德國人M.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電纜,改善了電纜內部電場分布,消除了絕緣表面的正切應力,成為電力電纜發(fā)展中的里程碑。1952年,瑞典在北部發(fā)電廠敷設了380千伏超高壓電纜,實現(xiàn)了超高壓電纜的應用。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1200千伏的特高壓電力電纜。
同軸電纜的得名與它的結構相關。同軸電纜也是局域網(wǎng)中常見的傳輸介質之一。它用來傳遞信息的一對導體是按照一層圓筒式的外導體套在內導體(一根細芯)外面,兩個導體間用絕緣材料互相隔離的結構制選的,外層導體和中心軸芯線的圓心在同一個軸心上,所以叫做同軸電纜,同軸電纜之所以設計成這樣,也是為了防止外部電磁波干擾異常信號的傳遞。
同軸電纜根據(jù)其直徑大小可以分為:粗同軸電纜與細同軸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