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仔細觀察空調器各部件的工作情況,重點觀察制冷系統(tǒng)、電氣系統(tǒng)、風系統(tǒng)三部分,判斷它們工作是否正常。
(1)制冷系統(tǒng):觀察制冷系統(tǒng)各管路有無裂縫、破損、結霜與結露等情況;制冷管路之間、管路與殼體等有無相碰磨擦,特別是制冷劑管路焊接處,接頭連接處有無泄漏,凡是泄漏處就會有油污(制冷系統(tǒng)中有一定量的冷凍機油),也可用干凈的軟布、軟紙擦拭管路焊接處與接頭連接處,觀察有無油污,以判斷是否出現泄漏。
(2)電氣系統(tǒng):觀察電氣系統(tǒng)熔絲是否熔斷,電氣導線的絕緣是否完整無損,電路板有無斷裂,連接處有無松脫等。特別是電氣連接是否接觸良好,接線螺絲、插接件極易松脫造成接觸不良。
(3)通風系統(tǒng):觀察空氣過濾網、熱交換器盤管和翅片是否積塵過多;進風口、出風口是否暢通;風機與扇葉運轉是否正常;風力大小是否正常等。
空調使用中的八個實用常識
一、注意線路:應具備適合的用電容量和可靠的專線連接,并具可靠的接地線。
二、注意細心調節(jié)室溫: 制冷時室溫定高1℃、制熱時室溫定低2℃、均可節(jié)省 10% 以上,而人體幾乎覺察不到溫度的差別。
三、定期清掃濾清器:灰塵會堵塞濾清器網眼,降低冷暖氣效果,應半月左右清掃一次。 盡量少開門窗、使用厚質、透光少的窗簾可以減少房內外熱量交換,利于省電。
四、勿擋住室外機的出風口:否則也會降低冷暖氣效果,浪費電力。
五、選擇適宜出風角度:冷氣流比空氣重,易下沉,暖氣流則相反。所以制冷時出風口向上,制熱時則向下,調溫效率大大提高。
六、控制好開機和使用中的狀態(tài)設定:開機時,設置高冷 / 高熱,以快達到控制目的;當溫度適宜時,改中、低風,減少能耗,降低噪音。
要充分考慮布局和對流避免安裝在易產生噪聲振動的地方,使氣流組織合理、通暢下面這些地方要避開:易燃氣體發(fā)生泄漏的地方或有強烈腐蝕氣體的環(huán)境;人工電場、磁場直接作用的地方;易產生噪聲、振動的地方(比如:空調安在突出的陽臺上會產生強烈共振,噪聲大。一般安在臥室的窗戶下面,隔著窗、墻,會大大減少噪聲。 而且安在窗戶下面伸手可及,以后清洗、維修、套空調罩什么的,都方便);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如油煙、風沙極易損壞空調,直射的陽光或高溫熱源會使空調制冷不及時,冷氣不冷);兒童易觸及的地方。再者,別在風雪雨天進行安裝。
長期使用空調的人們會發(fā)現,空調器在工作一定的時間后,其制冷、制熱效果會明顯下降,且還伴有一些怪味。而長期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中,人們常常會感到頭暈、乏力、感冒等癥狀,專家警告:這是得了空調綜合癥。那么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現象,又如何來解決這一問題呢?
這是因為空調是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下工作,室內空氣質量下降??諝赓|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身的代謝物、CO2升高、生活過程產生的廢氣、塵埃等物質造成的??照{運行過程中,這些物質會牢固的集結在空調器室內機蒸發(fā)器翅片上,從而影響空調的制冷、制熱效果,更重要的是這些污垢和污染物帶有,會滋生許多霉菌、和病菌,當空調再次工作時,這些在一定條件下就會很快分散到室內空氣中,使空氣含量上升,長期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生活,人們就易染上疾病,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老人和兒童,更容易染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