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音響系統(tǒng),我們當然首先會想到調音臺,調音臺,會有很多種形容法,貼切的莫過于把調音臺比喻成一個音響系統(tǒng)的心臟了,這個心臟血液循環(huán)的如何,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tǒng)的性能。形象來說調音臺就像一個大的水處理池,我們把多種音源信號像流水一樣輸入進這個大水池,然后在水池內對流入的各種水進行合理的處理,后再從各種不同渠道流出去,整個過程就是這么簡單。因此對調音臺的連接無非也是:輸入和輸出兩大部分。
調音臺的輸入信號大體上分為低阻話筒信號輸入和高阻線路信號輸入兩種。
其實我們可以把低阻和高阻的區(qū)分看成是水壓力或水流速度的不同。比如:高阻輸入的電平高,就好像水壓很大,水流較急,直接輸入到調音臺這個水池里就合適了,不用在中間加什么環(huán)節(jié)來調整水壓和水流速了;但低阻輸入的電平低,就好像水壓很低,水流很慢,直接輸入到調音臺這個水池里就不合適,我們就需要在大水池里加上一臺抽水機,把低阻的低水壓給它加大,讓水流速度加快!所以調音臺的低阻輸入通道線路里都內置了專門的電路放大器,把低電平放大到合適的電平。這樣用水的特點來形容低阻信號和高阻信號大家會比較好理解了。
由于音樂輸入為連續(xù),而人聲輸入為間斷,故在操作上有一定區(qū)別。在對音樂的輸入軌道操作時,一般使用“淡入”、“淡出”效果。即操作時先緩緩推拉衰減器,再慢慢加快操作速度,切忌勻速推拉或者瞬間大幅度的操作,這樣會使聽眾感覺很不舒服。而在對人聲輸入通道進行操作時,一般采用“一步到位”操作。即在需要人聲的時候,將推子一下推到大概合適的位置,再根據(jù)監(jiān)聽和電平表顯示進行細微調節(jié)。而不需要人聲時,要馬上把推子拉到部,以避免不必要的聲音被輸入進去。
聲像調節(jié)(PAN):它用于調節(jié)該路聲源在空間的分布圖像。當往左調節(jié)時,相當于把該路聲源放在聽音的左邊。當往右調節(jié)時,相當于把該路聲源放在聽音的右邊。若把它置于中間位置時,相當于把該路聲源放在聽音的正中。實際上,這個旋鈕是用來調節(jié)聲源左右分布的旋鈕,它對調音臺創(chuàng)作立體聲輸出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