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常見的土方工程有:場地平整,基坑(槽)開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及基坑回填土等。
計算土方體積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四類。
體積估算
在建筑過程中,不管是原地形或設(shè)計地形,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類似錐體、棱臺等幾何形體的地形單體。這些地形單體的體積可用相近的幾何體體積公式來計算,此法簡便,但精度較差,多用于估算。
斷面法
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互相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
分別計算
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其計算公式如下: v=(s1+s2)*l/2
當(dāng)S1=S2時
V=S*L
此法的計算精度取決于截取斷面的數(shù)量,多則精,少則粗。
斷面法根據(jù)其取斷面的方向不同可分為垂直斷面法、水平斷面法(或等高面法)及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成角斷面法。
內(nèi)容介紹
1.按照土石方的堅硬和開挖難易程度分類:一、二類土(亦稱普通土),三類土(亦稱堅土) ,四類土(亦稱砂礫堅土),松石,次堅石,普堅石,特堅石;
2.按照開挖方式分為:人工土石方、機械土石方;
3.按照施工過程分為:平整場地、開挖土方(槽、坑、土方、山坡切土)、石方工程、土石方運輸、土方回填、打夯、碾壓等;
4.開挖深度區(qū)分;
5.干濕土的區(qū)分;
6.運土方法和距離;
7.土方施工措施(放坡與支擋土板)。
計算土石方工程量前,應(yīng)確定下列各項資料:
1、土壤及巖石類別的確定:
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巖石類別的劃分,依工程勘測資料與《土壤及巖石分類表》對照后確定(見表1-1)
2、地下水位標(biāo)高及排(降)水方法;
3、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biāo)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巖石開鑿、爆破方法、石渣清運方法及運距;
5、其他有關(guān)資料。
平整場地及輾壓工程量,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
1、人工平整場地是指建筑場地在±30cm以內(nèi)挖、填土方及找平。挖、填土,厚度超過±30cm以外時,按場地土方平衡豎向布置圖另行計算。
2、平整場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墻外邊線每邊各加2m,以平方米計算。
3、建筑場地原土輾壓以平方米計算,填土輾壓按圖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判斷關(guān)鍵依據(jù):看挖的高度以及填的深度是否超過(>;h或=)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