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西方雕塑大師的肖像作品所展示的藝術家自身的藝術個性是顯而易見的。米開朗的《布魯?shù)滤埂凡⒉蝗鄙僮髡咝误w雄偉的一貫特點,以及他英雄式審美價值的一貫取向;烏東的所有肖像作者不管反映對象個性及造型角度多么不一樣,但并不失他個人那種嚴謹、深邃及華貴的藝術風格;我們再看羅丹,從他的肖像作品《達魯》、《雨果》、《法爾尼?!返健栋蜖栐恕?,不管進行怎樣的演變,羅
名人雕塑(6張)
丹的那種特有的塑造方式與光陰追求是明顯的;布德爾完全可以把自己建筑感的追求放進他的肖像;愛潑斯坦的那種表面的瑣碎的塑造機理一直展現(xiàn)在他各種不同的肖像作品之中;而曼祖的肖像作品與他的其它作品一樣,總是洋溢著屬于他自己的那種簡潔大方,平易含蓄的藝術意境。 屬于藝術家自己的"形與神",在肖像中的反映是多方面的,它受藝術家獨特的審美價值取向所左右。這種創(chuàng)作主體的"形與神"的展示,也許是藝術家研究和表達對象的獨特方法,或者是特殊角度;也許是藝術家所慣用的獨特塑造語言,或者是個性化形體語言;也許是藝術家所一貫崇尚的審美意境等等。 人本主義也好,人文主義也好,都是關懷人性的話題。歷史上每一次對人性的角度獨特地關懷都會導致藝術的一次大變革。當代社會關懷人性又具有了新的內(nèi)容。我們提倡關懷他人之時又關懷自己,同樣,在關懷自己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關懷他人。如果顧此失彼,都不能算得上符合時代觀念。這也許帶有后現(xiàn)代的意味。筆者愿中國的肖像雕塑在新的時代擁有自己的位置,為社會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