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維修范圍包括:
房屋主體結構部位,包括基礎、墻體、柱、梁、樓板、屋頂等,因損壞影響住用,需要拆換加固的;整幢樓屋面因損壞影響正常使用,需要重做防水或者保溫層的;外檐面層脫落、保溫層損壞達到整幢樓外檐面積30%以上,影響和正常使用,需要修繕的;整棟門共用部位樓地面面層、門窗及樓梯扶手因破損影響正常使用,需要修繕的。換句話說維修的程度大于修繕。
修繕工程中的計劃管理,與新建工程相比,其預見性、可控性較差,特別是一些隱蔽工程不易發(fā)現(xiàn),因此,對修繕工程的修繕項目的計量顯得更為重要。施工過程的連續(xù)性和修繕項目施工工序的覆蓋,要求工作應及時進行,準確地進行測量、驗收、簽證,做好原始資料的記錄,以反映施工過程的真實情況。在施工過程中勘察設計與施工應密切配合,施工工地負責人應掌握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建設單位聯(lián)系,共同研究制定相應的措施,并選擇的施工方案來解決。而現(xiàn)狀常為:施工單位對資料的管理不夠重視,不及時填寫隱蔽工程驗收單及施工簽認單,工程結算時才補驗收資料,造成資料記錄混亂、丟項現(xiàn)象嚴重。
古建筑原貌的記錄工作十分重要,為修繕工程進行提供主要的參考依據,為十分細致而繁瑣的準備工作。要求對古建筑結構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建筑元件的相應位置在圖紙上標明,并加以適當文字記錄,總之要求記錄工作要清晰、準確,特別是加以修繕的位置,經過對裂腐、歪、錯、脫、殘?zhí)幍恼J真勘察并記錄,記錄形式可為圖紙、照片、視頻等。
在農村,房屋的修繕不是想修就修的,因為土地確權之后,房屋建設會相當嚴格,就連對自家的房屋進行翻修,國家對房屋修繕有著很嚴格的規(guī)定和要求。根據政策規(guī)定,房屋修繕必須符合一戶一宅原則。以及以下這些條件,如非建筑用地不能修建原則、非規(guī)劃區(qū)域不能修建房屋原則、不能隨意翻修房屋原則、建房標準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