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力破碎
1 進行建筑基礎或局部塊體拆除時,宜采取靜力破碎的方法。
2 采用具有腐蝕性的靜力破碎劑作業(yè)時,灌漿人員必須戴防護手套和防護眼鏡,孔內注入破碎劑后,作業(yè)人員應保持距離,嚴禁在注孔區(qū)域行走.
3 靜力破碎劑嚴禁與其他材料混放。
4 在相鄰的兩孔之間,嚴禁磚孔與注入破碎劑同步進行施工。
5 靜力破碎時,發(fā)生異常情況必須停止作業(yè),查清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后方可繼續(xù)施工。
拆除爆破的對象都是人工建構筑物。與巖體開挖爆破相比,拆除爆破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工程所處的環(huán)境;二是爆破對象物自身的結構與力學性質。前者對爆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飛石和震動等爆破有害效應必須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而后者則對爆破方法及爆破技術參數的選取提出了要求。
拆除爆破的緩沖原理,拆除爆破,特別是具有一定高度的建構筑物的拆除爆破,其主要特征之一是建筑物本身在自重作用下以一定速度與地表發(fā)生碰撞沖擊而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解體效應。當地表堅硬平整時,觸地瞬間的沖擊作用可極為強烈,從而可能引起若干塊體的飛濺,導致觸地震動和飛石兩種現象的發(fā)生,不利于周圍其他建構筑物、設備設施及人身的。因此,實踐中一般需要在預定傾倒坍塌的范圍內采取相應的緩沖措施,用以減弱塌落體與地表的碰撞沖擊作用,降低震動和減弱塊體飛濺,保證爆破。
拆除爆破小抵抗線原理,小抵抗線是指藥包中心到自由面的小距離。小抵抗線的方向則是該藥包爆破時周圍介質破碎后發(fā)生拋擲的主導方向。在設計藥包位置和確定藥量大小時合理和充分地利用小抵抗線的作用,其目的有兩個:一是控制爆破破壞和拋擲的方向與范圍;二是避免小抵抗線指向需保護的目標,保證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