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雜,又稱“牛雜碎”,是牛內(nèi)臟的統(tǒng)稱,是發(fā)源于老西關(guān)地區(qū)的一道傳統(tǒng)美食。據(jù)說,上古一位大王在先農(nóng)壇親耕祭祀農(nóng)神時,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當(dāng)?shù)匕傩震囸~,立即下令屠宰親耕的牛,將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葉、牛腸等放入鍋中。百姓食后醇正鮮美,味道甚好,至此流傳下來。
中文名 牛雜
別稱 牛雜碎
是否含防腐劑 否
主要食用功效 滋補五臟
儲藏方法 冷藏、冷凍
外文名 beef offal
主要原料 花椒,牛肚,牛腸,牛肺,牛肚,牛筋,牛百葉
主要營養(yǎng)成分 蛋白質(zhì),維生素,鐵,磷,鈣
適宜人群 青年人,老年人
牛雜由于其蛋白質(zhì)較高,營養(yǎng)豐富,且很容易被胃腸吸收,是有益于健康的食品。
鹵水牛雜
牛雜
牛雜
此物原為冬日多食,不分節(jié)令,遍街頭小販推車售賣?!驹稀?/span>
牛雜(牛肺、牛肚、牛腸、牛粉腸、牛脾幾種)1500克,淺色醬油15
克,深色醬油15克,精鹽15克,紅糖25克,老姜35克,面鼓醬(或柱侯
醬)30克,蔥白10克,蒜茸10克,白酒10克,八角10克,陳皮5克,桂
皮10克,甘草10克,草果10克,丁香2克,植物油30克。
【制作】
1.將牛雜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以中火煮沸,去除血穢,取出,
再用清水洗凈。
2.將八角、陳皮、桂皮、甘草、草果、丁香用一塊白布包好扎緊。
3.旺火燒熱炒鍋,下油,放面鼓醬、蒜茸、老姜(捶碎)、蔥白爆香,
烹白酒,放清水2000克,隨即將牛雜和佐料包放入,先以旺火煮沸后改用中
火熬煮至爛,制成后的牛雜約750克。
4.用剪刀將牛雜剪成塊,加入鹵汁上碗即成。食時要足熱,否則失去特
色??梢岳苯丰u作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