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銀是一種無色晶體,易溶于水。純硝酸銀對光穩(wěn)定,但由于一般的產品純度不夠,其水溶液和固體常被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用于照相乳劑、鍍銀、制鏡、印刷、醫(yī)藥、染毛發(fā)、檢驗氯離子,溴離子和碘離子等,也用于電子工業(yè)。
硝酸銀有一定毒性,進入體內對胃腸產生嚴重腐蝕,成年人致死量約10克左右。半數致死量(小鼠,經口)50mg/kg。
誤服硝酸銀可引起劇烈、嘔吐、血便,甚至發(fā)生胃腸道穿孔。可造成皮膚和眼灼傷。長期接觸該品的工人會出現全身性銀質沉著癥。表現包括:全身皮膚廣泛的色素沉著,呈灰藍黑色或淺石板色;眼部銀質沉著造成眼損害;呼吸道銀質沉著造成慢性等。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穿膠布防毒衣,戴氯丁橡膠手套,切忌將其滴在皮膚上。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還原劑、堿類、醇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燃爆危險: 本品助燃,有毒。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 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并及時就醫(y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食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 并及時就醫(yī)。
危險特性: 無機氧化劑。遇可燃物著火時,能助長火勢。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滅火方法: 采用水、霧狀水、砂土、二氧化碳滅火。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實驗室應儲存于棕色玻璃瓶里。遠離火種、熱源。避免光照。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包裝必須密封,切勿受潮。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堿類、醇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