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yǎng)技術
品種選擇
可選擇蘇州地方品種穹窿山草雞,其主要特征是羽毛黃色,腳細腳健,抗病力強,膘肥體壯,單雞一般重2.0~2.5kg。
苗雞采購
接雛的前1d,認真做好雞舍保溫設備等器具、調試,而后挑選健壯活潑無病的苗雞,裝箱運回培育。1~40日齡雛雞,新陳代謝旺盛,體溫調節(jié)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差,難以適應外界溫度變化,對疫病抵抗力弱。因此,在雛雞運輸途中,要注意通風保溫,不要擁擠。
雛雞飲水開食
及時飲水
開始可喂0.1%高猛酸鉀溫開水或8%葡萄糖水,以增強雛雞體質,緩解應激,便于胎糞排出,以后每天供足飲水。
開食喂料
雛雞進入育雛室后,除及時飲水外,即可開始喂碎米加熟蛋黃(每100只雛雞喂3個蛋黃),每隔3h喂1次。第2天改喂配合飼料,配方為:玉米粉53.2%、麩皮8%、豆餅粉20%、菜籽餅粉8%、魚粉6%、骨粉2%、貝殼粉2%、微量元素0.1%、多維素0.4%、食鹽0.3%。每天喂6次,放于條狀料糟內飼喂,喂量不限,任其吃飽。
環(huán)境條件調控
溫度。1~7日齡雛雞應保持雛室溫度31~33,8~14日齡保持29~31,15~21日齡保持27~29,22~40日齡保持25~27。雛室溫度應人工調控并防止雛雞一氧化碳中毒。濕度。育雛期間室內應保持60%~65%的相對濕度,并及時調節(jié)。光照。育雛期間從1日齡開始,每天要堅持20~23h光照,15d后減到13~15h,30d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照燈距地面2m,強度1.5~2.0W/m2。
搞好雛雞免疫
7~10日齡雛雞,應進行新城疫滴鼻免疫,30日齡雛雞進行第2次,新城疫免疫。